发布日期:2024-12-17 13:35 点击次数:143 |
年初时,上海有位保洁阿姨,连续十天,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。
有一天,她感觉身体不舒服,可公司安排的活比较满,根本抽不出时间休息。
结果那天,她排着队等下班打卡时,突然就晕了过去,家里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。
可遗憾的是,还是没能救回来。
经过调查,是因为公司给她的活太多太重,把身体给累垮了,这才引发的疾病。
美学家朱光潜说:“越聪明的人,越懂得休息。”
生活脚步匆匆,人们总是恨不得争分夺秒地忙碌。
但身体不是永动机,为了更好地生活,我们必须学会休息。
久坐不愿动
朋友兰兰因为工作需要,每天要长时间使用电脑。
她在电脑前常常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,忙起来连水都忘记喝。
周末休息时,兰兰也不愿动。在沙发上坐半天,或在床上躺到下午,就算有事叫她也很少出去。
虽然周末看似休息了,但假期结束兰兰还会觉得累。
我国学者经研究发现,与每天久坐不动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人相比,每天久坐不动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患12种慢性病的风险增加26.7%。
这项研究被发表在2022年《柳叶刀》子刊中。
为了身体的健康,我们应该用等量的轻度、中度、剧烈身体活动替代久坐不动。
要知道,每代替1小时,可分别降低4、6以及10种常见慢性病的发生风险。
日常生活可以爬楼梯、步行、遛狗、倒垃圾、做家务。
小强度运动如散步,中强度如快走、慢跑、太极拳等,大强度如跑步、快节奏的健身操和爬山等。
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和运动,既可以缓解久坐,也能增添烟火气。
神经性衰弱
著名现代文学家郭沫若,在留学日本回国后,曾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症。
那时他由于工作强度大,用脑过度,再加上忧心家国等原因,常常觉得心悸难耐,夜不能眠。
他曾在《王阳明礼赞》中写道:
“心悸亢进,缓步徐行时,胸部也震荡作痛,几乎不能容忍,睡眠不安,一夜只能睡三四个小时,睡中犹始终为噩梦所苦。
记忆力几乎全部消失了,读书读到第二页已忘了前页,甚至读到第二行已忘记了前行。头脑昏聩不堪,炽灼得如火炉一样,屡屡想自杀”。
每次回忆起来,都还能想起当时的那种痛苦。
好在后来,郭沫若学会了“休息”。
他读到王阳明心学,便学练起静思来,希望能通过静思休息身心,睡个好觉。
他每天清晨静思30分钟,每晚临睡时也静思30分钟,不到两星期,他的睡眠时间便延长了。
长期坚持下,梦也减少了,心悸也渐渐平复,竟能骑马了。
现代人由于工作忙碌、精神紧张,大脑和身体易产生疲劳,会出现躯体紧张性疼痛或情绪烦躁无常的情况,同时伴有程度不一的睡眠障碍。
当感知到这种情况时,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自然手法和心理干预措施让自己放松精神,或暂离让人产生紧张的环境。
可以通过冥想、温泉疗法、水疗等温和的方式缓解精神压力,还可以采用自我按摩增加疗效。
如有头痛者,可以擦颜面、按摩太阳穴,舒缓头部的紧张感,减轻疼痛。
有头昏者,也可以用鸣天鼓手法,即双手掩耳,以手指敲击枕部,发出如击鼓般的声音,来提神醒脑,缓解头昏症状。
这些方式方法都简单有效,能够让疲惫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恢复。
经常性的头晕目眩
在某社交平台上,有位网友描述了自己因太过劳累,在公交上眩晕的惊险过程。
她说,那天自己坐公交车出门,平时从来不晕车的她,不知为何,在坐车过程中突然感觉想吐。
一开始她以为是晕车,便果断下车。
可下车后,状况并没有缓解,反而更加严重。头晕目眩、呕吐,还浑身冒冷汗,持续了5个多小时一直没好转。
后来发展到,她在沙发上坐一会,站起来都会觉得头晕。
没办法,她只好去医院看了看,医生说她心思重,过于劳累,让她多休息。
头晕脑胀,恶心难受,这都是我们生活中偶尔会发生的情况,一定要及时关注自身状况,及时调整状态。
经常头晕,有可能是颈椎问题引起的脑供血不足,也可能是太过劳累导致心脑缺血。
平时注意不要让颈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。
工作或娱乐一两个小时,需要站起来活动活动脖子,舒展一下筋骨。
有条件可以每天午休半小时,能够有效缓解疲劳的状态。
身体疼痛抽筋
著名作家路遥,为了写好他的小说,不仅亲身体验矿工的艰辛,亲自下矿井,还常常熬夜写稿子,十分劳累。
为了及时记录灵感,他不按时吃饭,不按时休息,晚上写作,白天睡觉,而且烟瘾很大,常把办公室和家里熏得乌烟瘴气。
再加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,他的身体开始频繁疼痛,家里人劝他休息他也不听。
直到发展成了更严重的病痛,他才去就医休息。
亨利·福特说过:
“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,犹如没有刹车的汽车,极为危险。”
日常生活中,如果身体经常出现疼痛抽筋的情况,比如头痛、肩颈痛、腰痛、腿抽筋等,这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的信号,提醒你及时休息。
注意保暖,避免腿部直接接触寒冷的物体。
每晚睡前泡泡热水脚,让血液循环起来。
饮食方面也要讲究,多吃点含钙、钾、镁这些电解质的食物。
这对于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。
此外,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预防抽筋现象的发生。
睡眠姿势也不容忽视,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睡姿,以减少抽筋的频率。
反复生小病,毫无抵抗力
网上曾有一篇很火的住院日记,引得无数人唏嘘。
写日记的人叫严俊杰,是当地报纸的首席记者。
曾经的他工作出色,生活幸福,直到一次体检后直接住进了ICU,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。
事实上, 从一年前开始,他就频繁地感觉自己不对劲。
早上起床总是会头疼,他以为自己感冒了,便吃点感冒药挺过去。
晚上睡觉总是盗汗,有时候一晚上能湿透两个枕头四个面,但他把一切不舒服都归因为熬夜太多。
他一直觉得这是因为自己抵抗力下降,不知道其实是身体给他的预警。
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情况,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,导致身体越拖越糟。
以前身体很健康,现在一到换季就容易感冒;
以前一年到头都很少生病,现在却时常遭受疼痛和疾病的困扰。
实际上,都是身体提醒你休息的警报。
免疫力低的时候容易频繁生病,例如:一年内患感冒超过3次,每次时间也长,总不易康复。
这时应该注意休息,劳逸结合,放松心情,提高免疫力。
气血不足,容易疲劳
同事阿文以前是个特别阳光精神的小伙子。
他总是精力满满,力量感十足。
但是在忙碌的工作和频繁的出差加班后,不过一年多的时间,他就换了一副样子,像被吸干了精气。
干一会儿活就累,睡多久也不够,说话气短,走路就喘。
不爱动,稍微走走就出虚汗,不爱说话,情绪低落。
医生告诉他,这其实是身体在警示,他的气血能量已经耗尽了。
想要康复,必须补充能量。
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中说:
“血气者,人之神,不可不谨养。”
气血不足,精气神就不足,就会觉得怎么休息仍然疲惫。
日常生活中,很多行为都会耗伤气血,比如过度操劳、忧思过重、工作强度过大、饮食不均衡、作息不规律、饮食不节制……
这些习惯都会耗散气血,损伤脾胃,影响精气神。
当感到自己疲惫不堪,精气神不足时,可调整作息,多休息,多放松心情。
可以请个长假,也可以旅行换种心境,帮助改善情况。
写在最后
迟子建说:
“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。当生命的时钟有张有弛,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,我们的日子,才会随着日升月落,发出流水一样的足音。”
当一个人长时间处于“高消耗、低补能”的状态下,即使没有察觉到疲惫,身体和心灵或许早已劳累到临界值。
一边忙碌到飞起,一边焦虑到难眠。
等到身体极度疲惫才想起休息,就像电量耗尽才匆忙充电,太迟了。
不及时补充能量,补充精神,身心就会越拖越垮。
多休息,少忙碌;多放松,少焦虑;多走动,少久坐。
张弛有度才有效率,慢下来才有生活。
— END —